昨日,潘国璠在研讨会上提出了依据方案一完善修改的协会方案。相比方案一的一类地区咪表18元/小时,方案二的22元/小时,协会方案分别降低了2元和6元。对于为何调低咪表和住宅停车场收费标准,协会会长和会员们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
一是会员们普遍认为,依靠咪表和住宅停车费大涨价,只能在短期内起效,长期来看影响很有限。他们认为中心城区咪表才6000多个,整个大广州也就1万多一点,很多商业停车场消费免费1小时以上,治堵效果十分有限。而住宅停车场收费大涨,只能抑制买车,面对目前100多万的停车位缺口,240万机动车的现状,难以起到明显的治堵效果。咪表公司负责人还表示,2008年咪表收费大涨价也是这样,短期内大涨后,咪表停车会明显减少了,可不到半年车主又习惯了,中心区高峰期照样停满,治堵效果不明显。
二是收费过高引发各方矛盾激增。咪表公司担忧涨幅过高,在无执法权保护下,“霸王车”或激增,导致咪表管理难度大增。而物业公司老总则认为,收费过高会导致业主乱停车现象,增加社会矛盾。
三是两个方案咪表0.5元的收费很麻烦。咪表公司负责人表示,由于咪表以15分钟为计费周期,方案一为4.5元/15分钟,方案二为5.5元/15分钟,这在我们协会提价的方案中是没有这0.5元的。“一是0.5元找零会很麻烦,二是这0.5元开发票更麻烦,所以我们两家咪表公司都支持调到16元/小时,三类地区分别为4元/15分钟、3元/15分钟、1元/15分钟。”
潘国璠详解协会方案的由来
按照协会方案,一类住宅停车场室内的月保600元、临停700元,露天的月保350元、临停为400元,除了会员们认为住宅停车费涨价与治堵关系不大,收费过高的原因外,这些标准是怎么来的呢?据潘国璠介绍,他提出的这套修改意见,主要有两个依据:一是广州2004年前的住宅以及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;二是广州市物价局提交的成本核算报告。
“我们只求按回2004年前的收费标准,这完全不过分吧?2004年物价是什么水平?10年来没有调整过住宅停车费,这跟目前的物价水平已经完全脱钩。所以协会从未向市交委提交过“住宅不涨”的方案,而方案二住宅停车费不涨也不符合实际,目前中心城区住宅停车黑市价普遍在800元以上,远超物价局限价。”
按照2004年前的旧标准,住宅室内停车场月保为600元,临停为10元/次(12小时);住宅露天停车场月保为350元,临停为5元/次(12小时)。而公共露天停车场月保为350元,临停为1小时内5元、2小时内5元、3-12小时内5元。而依照本次广州市物价局提交的成本核算报告,一类地区室内成本为569.81元/月·车位,露天为347.17元/月·车位,路内停车场为470.77元/月·车位(未算咪表占道费成本2400元/年)。所以潘国璠才会提出一类住宅停车场室内的月保600元、临停700元,露天的月保350元、临停为400元的方案。
潘国璠强调说,停车场停放保管服务收费不低于成本,是最起码的原则,也是协会的底线。低于成本的收费标准(如方案二不调),实际就是要从全体业主的物业费里拿钱出来补停车费的成本支出,是个“双输”的结果。